人工智能课程落入北京中学课堂

发布日期:2019/10/17 10:16:01 浏览量:1537次

天津市东丽区智力竞赛教育普及教学研讨会。AI人工智能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智能客服具有行业通用性,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细粒度知识管理技术,还为企业与海量用户之间的沟通建立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的快捷有效的技术手段;同时还能够为企业提供精细化管理所需的统计分析信息。智能标签采用冲压及蚀刻的方法制作, 成本较高, 阻碍了其推广使用。而通过印刷导电油墨的方法制作天线, 无论是从材料成本, 还是材料消耗以及生产效率上来看, 都是最佳的选择, 可以大大提高其制作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信息图片/视觉中国

在编制人工智能教材时,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专家建议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放宽教育范围。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5G,和其他东西放在一起,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的竞争新的蓝海。在中国,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也开始从教育的工业领域扩展。

新京报记者发现,从2017年7月起,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不到两年,已有6个文件提出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1月,教育部宣布了《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中国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处理已正式纳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中。

根据该政策的推动下,人工智能的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多套教材已被释放; AI公司和学校联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抢占市场;青少年创新大赛AI项目风头正劲;包括自主招生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名单,信息学特长生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今年9月的秋季学期,北京等已开始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市将率先实施新课程,并使用新教材中还包括人工智能课程。

统编教材编写中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三种课程组成:必修课、选修课和选修课。其中,选择性必修模块4,即高中版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初步”。

去年八月,教育部下发“关于高中新课程的指导意见新教材的实施,”该人士指出,从今年秋季开始学期,全省分步实施的新课程,运用新材料,到2022年秋季学期,全国到处都将进入新课程标准的时代。据了解,各学科的高中教科书仍然准备修订,人工智能材料委员会编译的版本还统筹准备阶段。

同时,省教育厅也加大了在信息技术教材中增加人工智能内容的力度。在最新修订的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python、人工智能、手机编程等都已进入新教材,而编程占据了三个单元。

江苏省教研部信息技术教材编写小组还发布了《信息技术教科书》的苏科版。记者查阅了教科书目录,发现编程、机器人、走进人工智能等章节出现在8级和9级的教学内容中。

自主教材覆盖全学段

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教学的高校,企业等自主研发很早就开始抢占市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可以买到,而且适合小学到高中不同年龄段的AI有四套教材的认知度较高。

去年4月,我国第一本面向中学生的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出版。